改變大盲注策略
大約15至20年前,在撲克遊戲蓬勃發展之後,許多書籍與策略研討會的專家都認為經常性保護大盲注是正確的作法,因為能藉此得到相當漂亮的底池賠率。
但轉眼間,情況發生了變化,降低大盲注的防守頻率成為主流打法。雖然底池賠率很高,但權益兌現的機會並不多。畢竟,玩家可能會在翻牌或轉牌時,遇到對手持續下注而棄牌。因此,投機性的防守大盲注代價也會變高。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有了各種專業解牌分析軟體來終結這場爭論,現在人們又再一次接受盡可能保護大盲注是正確的作法。
何時該防守大盲注?
首先,在選擇是否防守大盲注時,有三個關鍵因素需要考量,如下:
- 我們的底池賠率:這基本上告訴我們必須多久贏得一次底池獎金才能在整場牌局中獲利。
- 對手的底牌範圍:想當然,對上強勢的底牌範圍,要拿下底池的難度會更高。舉例來說,透過減少防守頻率給予靠前位置的玩家多一點尊重。
- 權益勝率:我們的手牌在權益勝率的表現如何?例如,黑桃3-黑桃2對上一對Ace的原始權益勝率為17.37%,但這手牌進入攤牌的機會有多少?實際上,它獲勝的機率是小於17.37%。
建立底牌範圍
試著建構一個底牌範圍來保護大盲注其實非常困難,如果你捨得花錢,可以向經驗老道的專家購買課程,他們會分享經過實戰考驗的底牌範圍,或者也能購買解牌軟體。
如果做不到上述兩點,就需要使用權益計算工具去模擬每一種持牌可能性與莊家的底牌範圍,這是一個漫長且繁瑣的過程,但它會給出一個近似值。
用很小的籌碼進行防守
如果你的籌碼剩下三倍大盲或更少時,這確實是一個"全押或棄牌"的情況。但是,如果是3倍大盲注到10倍大盲注的大小,這其實沒有想像中絕望,兩個原因如下:
- 你更有機會看到五張公牌,從而兌現你手牌的權益,拿下底池。
- 這麼少的籌碼下注使得翻牌後的玩法變得非常簡單明瞭。
仔細思考一下會發現,這些情況實際上比起高額籌碼的時候更容易玩!
高額籌碼的例子
想像一下,你的籌碼量大約還維持在40個大盲注,莊家加注到2.5倍大盲。這時手裡拿著7-8的牌。下一步會怎麼做?
如果在翻牌中跟注並擊中一對,那很可能不是強勢的牌。那麼,如果在轉牌圈湊不出兩對或三條,就可能需要棄牌。
假設公牌翻出A-J-7,現在有了底對,但鑑於對手的底牌範圍,這並不令人感到滿意。如果持續下注後,轉牌翻出7或8以外的牌,就必須棄牌,要在這種情況拿下底池的難度實在太高了。
少量籌碼的例子
然而,如果在牌局開始時只有6個大盲籌碼,當莊家同樣加注2.5倍大盲,玩法就簡單多了。如果玩家在翻牌前全押,可以用很高的勝率迫使對手棄牌。如果還是被跟注,這更確保了可以看到五張公牌,並得到一個勝利的機會。
但也可以輕鬆地選擇跟注。如果翻牌結果不理想,還可以棄牌,等著參與下一輪牌局。但如果拿到任何一個好牌,就可以全押。這也迫使對手放棄很多有勝算的手牌,比如兩張未成對的高牌。假設他們真的跟注,就不會有更多動作,這意味著玩家保證會看到轉牌和河牌。
簡而言之,如果只有4或5個大盲注籌碼,不需要感到害怕!
用10到20個大盲注防守
當你的籌碼不多,但至少有10個大盲注,翻牌後的發揮空間就大得多,只需跟注,你就可以輕鬆地防守大盲注。讓我們繼續看看在持有手牌7-8時的各種情況。
錯過翻牌
如果你跟注並完全錯過翻牌,但籌碼現在還很多,不會有太大問題。以K-Q-2公牌為例,碰上對手底牌範圍,權益勝率將不到10%,所以可以直接棄牌。
掌握主動權
想像一下公牌翻出10-6-3的不連續牌面,對我們來說是情況不妙,但與對手底牌範圍相連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如果這時全押,其他玩家將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即使在他們的底牌範圍中有很好的手牌,要跟注也需要付出很多籌碼。
如果對手真的跟注,那麼就得與他們的底牌範圍硬碰硬,可以看到大約有35%勝率。對付K-Q類型的手牌,仍然有36%的機率獲勝;然而遇到黑桃2對子,大約有42%勝率;即使碰上Ace對子,也有20%機率獲勝。
對抗多位玩家
當單次加注已經被前面多位玩家跟注時,要更加謹慎。底池賠率會提高沒錯,但在面對多個對手盯上你時更難保有勝算。
基本上,棄牌是最好的,除非你的牌有很多發揮空間。
大盲注策略的結論
頻繁地保護好大盲注非常重要,這樣就不會被經驗老道和觀察力高的玩家利用。但同樣重要的是,不要對籌碼很少感到恐慌。僅僅因為只剩下5個大盲注籌碼,並不代表著它必須是一個"全押或是棄牌"的情況。
德州撲克中如何將明三條玩的好並且贏走底池?
明三條的玩法出乎意料的簡單且直接,但仍然有幾個事項需要特別注意,在這篇文章中將不藏私地告訴大家這些相關知識,以提高牌桌上的勝率。
明三條或者是暗三條?
在開始討論如何玩三條的策略之前,我們得先釐清一些可能會混淆的問題。必須說清楚的是,明三條(trips)與暗三條(set)這兩個詞代表完全不同的意思。
後者為玩家底牌為對子,公牌有一張相同的牌,以此組成暗三條;明三條則是對子在公牌,相同點數的牌在玩家的底牌。這兩個術語一樣適用於奧馬哈或七張梭哈等撲克遊戲,但本文只探討德州撲克的策略。
激進型玩家的明三條打法
在徹底了解明三條的定義之後,是時候來談談牌桌上的戰術了。或許最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持有明三條在翻牌前的激進打法,與跟注的區別。
為什麼這樣呢?這是因為當玩家在加注時,會擁有範圍優勢,因此在翻牌後應該維持激進的打法,然而,擁有多大的優勢始終取決於手牌的明三條大小。
舉個反例,如果玩家在翻牌前跟注,那麼對手通常會是有範圍優勢的一方;這意味著玩家這時應該採取放慢速度、較為被動的打法。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用翻出來的明三條來設陷阱。
現在就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來幫助你更加了解明三條的打法:
手牌範例-低牌明三條
想像一下,玩家在翻牌前從莊家處加注時發現了一位對手跟注之後,公牌翻出不連續的6-6-2,這時如果在解牌軟體中分析,有90%的機率會被建議為明三條下注,另外10%則建議如果持有像是7-6或6-5等較小的踢牌時,就應該要過牌。
然而,我們可不希望在這個節骨眼太過激進。如果在這種情況建構好在翻牌前的加注範圍,持有的明三條可能會略低於對手的牌,可能會更關注於底牌對子與相對大牌,因此需要採取相應的行為來保護你的底牌範圍。
手牌範例-高牌明三條
現在讓我們想像同樣的翻牌前情況,你從莊家處加注時發現一位對手跟注,但是這一次公牌翻出三張牌為Q-Q-4。把這種情況丟到解牌軟體分析,仍然有90%的機率建議下注,而持有較小的踢牌像是J-6到J-9,則會建議過牌。
但關鍵的不同在於可感知的底牌範圍。根據第一個範例,玩家的底牌範圍涉及Q的手牌組合顯然比涉及6的手牌組合還多,打個比方,玩家真的會用J-6、10-6或9-6的手牌進行加注嗎?似乎是不太可能,但像是Q-J、Q-T和Q-9這樣的手牌絕對值得在翻牌前進行加注。
這種底牌範圍的優勢可以打得更有侵略性,畢竟,你現在比對手更可能有明三條。例如,玩家可以下注較少的籌碼使得對手跟注。10%機率建議過牌純粹是為了保護和適當的平衡底牌範圍。
如何在跟注後打好明三條?
現在回到第一個例子,但把順序對調,這次玩家是大盲位,面對莊家加注。公牌翻出的牌為6-6-2,這時候該怎麼做?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會向一開始的激進型對手過牌,所以下注沒有太大的意義,在這裡下注反而看起來很怪,而且可能會向對手透露甚麼資訊?如果我們在這個位子真的有明三條的話,與對手硬碰硬能得到甚麼好處?如果手上真的有好牌,這肯定會讓情況變得更加棘手。
所以,在過牌之後,對方以不多的籌碼量繼續加注,那下一步該怎麼做呢?很明顯的,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棄牌的,但是解牌軟體會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建議我們進行過牌加注。
此時在過牌跟注中最好的底牌是同花或非同花A-6,這是因為它們阻止對手持有大牌的Ace,增加他們詐唬的可能性。同樣的,最小的踢腳牌,像是6-5同花也是一個不錯的跟注牌,因為它也可以阻止一些完全詐唬的牌。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可以提高手牌的價值。
事實上,在GI娛樂城大約有85%到90%的機率,都應該在持有最高的底牌時,像是K-6到J-6,向對手做出過牌加注的動作。
明三條的結論
每當公牌翻出明三條時,首先要考量的就是位置。如果玩家是翻牌前的跟注者,但處於不利位置,就應該經常性的過牌加注;如果是翻牌前的加注者,需要考量的則是公牌上對子的大小。
如果公牌對子是大牌,它更有可能相近於玩家的底牌範圍,這意味著可以打得更兇一點;但如果它是比較小的牌,這時可以考慮放慢速度,下注少一點,並且降低半詐唬的次數。